皮膚構造-表皮.jpg     
 
 
今天來到基礎學第二堂,表皮。
 
【皮膚基礎生理學_表皮】

表皮的厚度約為0.1~0.3公厘,由外而內可以分為五層,其中角質層與基底細胞層最為一般大眾所熟知。
基底細胞層是表皮的生長來源,其中的細胞不斷分裂,逐漸向外移行並產生變化,最後形成角質層,提供表皮基本的摩擦與防曬、保濕等功能。角質層的厚度約為0.014~0.02公厘,是直接接觸所有美容與保養用品的部位,對產品的使用效果與皮膚的美容狀態影響最深。

表皮最重要的生理功能,是對來自外界的各式各樣的物理、化學性刺激,如乾燥、冷熱、紫外線等,提供防衛性的屏障。
角質細胞接續不斷形成、外移,最外層的陳舊角質形成皮垢而脫離,並且保持角質層的一定厚度。
這種自基底細胞層到角質層的經常性置換變化,我們稱之為皮膚的更新。
更新的速度因個人體質、部位和年齡而有所不同。一般而言,自基底細胞層到角質層的形成約為兩週,而角質層形成皮垢,進而脫離皮膚,也需要兩週的時間。

當角質層受到外界異物或環境因素破壞時,更新的速度會加快以排除異物和修復皮膚。
 
另一方面,反復性的化學或物理性刺激也會導致角質層變厚,形成一般人俗稱的“皮繭”,這些反應都是皮膚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防禦性反應。

除了基本的抗摩擦作用之外,表皮中的“層板顆粒小體”也提供了防止體內水分外逸的保濕作用,並進一步加強了角質細胞間的連接。
部分胺基酸及其代謝產物則擔負了保持角質層水份的重要作用,形成所謂的“天然保濕因子”,使角質層得以維持緊實,並且保持皮膚的柔軟性,某些胺基酸更額外提供了吸收紫外線的作用。
 
好啦~下課!別再打瞌睡了!
 
arrow
arrow

    傷口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